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用毒与反用毒

来源:世界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口人物春秋口任职。如果28岁屈原就被疏就出使齐国,那么,屈原“为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其

口人物春秋口任职。如果28岁屈原就被疏就出使齐国,那么,屈原“为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其一生的从政巅峰业绩都应出现在20---27岁期间。这似乎是早了一点。怀王恐不会太倚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如果怀王年龄比我们估计的还大,那他更不会倚重比自己小的年轻人。考虑到前341年是寅年而正月没有庚寅日;前340年又不是寅年,所以,认为屈原出生于这二年,难以令人信服。姜亮夫等绸原与楚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说:屈原生于公元前339年(楚威王元年),“《离骚》的开始写作当在怀王十六年届原被上官大夫所谗而见疏之时,此时屈原大约33—35岁左右。”姜先生的计算有错,如屈原生于前339年,怀王十六年(前313年),屈原只应有26岁。按姜先生之说与郭沫若《屈原研究》之说颇相类:尽管郭氏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但又指出,“为楚怀王左徒在怀王十六年许秦绝齐之前,是他三十二岁以前的事。”(按郭氏“前340年”之说,怀王十六年,屈原应是27岁;而说“是他三十二岁以前的事”并不错,但这种说法容易引起误导。)三、屈原生年当在公元前349年曲德来《屈原身分及生年的再探讨》(《文史》第四十二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提出了新观点,值得重视。对于“惟庚寅吾以降”的降字,曲文认为:“《说文》:‘降,下也’《乐雅·释言》:‘降,下也’。此乃降字之本义……降字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诗经》《国语》《左传》《论语》中,除了降服假借之外,均用其本义”,“绝无用降字指人的出生。”曲文列举屈原作品12个降字,说“十一个降字,或言神、上帝自上而下,或言霜自天而下,王逸、朱熹概训为‘下’是正确的。‘惟庚寅吾以降’的降字,当与……十一个降字同义,不应例外。”.曲文还说:“先秦典籍中凡言生子,均言生言育”,“绝无以‘降’字指人之出生者”,所以,“‘吾以降’只能释为‘我降神’,另无可说。”“‘惟庚寅吾以降’既是屈原自言降神,就确然证明了他的巫师身份。”古代国家最主要的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战争;战争之前必须先祭祀。故而巫师有极高地位。屈氏宗族在楚国有多人担任莫敖,莫敖与令尹、司马皆为卿一级。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说:莫敖“含义可解为祭司长之类”。从楚武王至楚灵王,担任莫敖的有屈瑕、屈重、屈到、屈建、屈荡、届申、屈生等。在巫风盛行的楚国,屈原承继祖先的职业应属自然合理。因此曲文的结论是:“屈原是个巫师,他初次降神在元前329年,初次降神之礼是与他行土冠礼合并进行的,因此屈原生于元前349年。”按曲说屈原生于前349年的正月庚寅日(正月十二日),应比怀王大近10岁。怀王12岁即位,屈原应有22岁。张仪第一次游说楚怀王(前313年)时,屈原应有37岁,两年后(前311年)怀王拘囚又释放张仪时,届原应有39岁。37—39岁的人是个成熟的中年人,这个年龄的屈原出使齐国应是非常称职非常胜任的。怀王怒而疏屈原,应在怀王十六年(前313年)前。屈原被疏后出使齐国,这时37岁。在这之前,即36岁至X岁的14—15年里,应是屈原“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楚怀王左徒”的时期,是屈原政治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据《史记·楚世家》载有三个重大事件:一、怀王六年(屈原27岁),楚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魏,破之于襄陵(河南睢县),得八邑;二、怀王九年(届原30岁),秦使张仪与楚、齐、魏相会,盟啮桑(梁与彭城间);三、怀王十一年(屈原32岁),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在“王甚任之”的时期,楚怀王面对这三个重大事件都应与届原。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尤其是后二件事,更需要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时候,届原已30岁以上,应该是一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十分干练的大臣。楚攻魏得八邑,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秦、楚、齐、魏相会,盟约,楚国使者以胜利者的姿态与会,无疑会大获成功;由苏秦相约山东六国合纵攻秦,楚怀王担任从长(纵长),无疑是更伟大的胜利。联合山东六国合纵抗秦,是屈原的一贯的政治主张,因此,这也是屈原的胜利。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他必须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上述三项应属屈原的政绩,“王甚任之”看来不是凭空的“任之”,而是有坚实的基础的。;屈原对自己的才华与政绩以及怀王的信任,也满怀自豪。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流露,如《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诏命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文史杂志年第3期《杜工部集》是杜甫一生诗作的总集,但内中却有一篇题为《唐兴县客馆记》的散文。它生动记述并热情赞颂唐兴县令王潜,急公好义,不增加百姓负担,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重建客馆的德政。唐兴是蜀州的一个属县。初名唐隆,武后长寿二年(693年)改为武隆。玄宗即位后,囚讳其名隆基,改武隆为唐安。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闻安禄山死而宣布“中兴”,遂改唐安为唐兴。由唐隆至唐兴,其县治与蜀州治(包括蜀州曾改为唐安郡的15年)均同在今崇州市的崇阳镇。王潜,生平无传。杜甫写道:“‘中兴’之四年(即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潜为唐兴宰。修厥政事,始自鳏寡茕独,而和其封内。非侮循循,不畏险肤,而行而一。”“邑中之政,庶儿善完矣。”可见,王潜是一位体察民间疾苦,不施威压,善于教化,果敢能干的好县官。为了延纳四方宾客,减轻百姓负担,振兴地方,王潜充分发动吏民,群策群力,就地取材,将县里那座“上漏下湿”、“不堪其居”的旧客馆拆掉,增其旧制重建。当年告竣。杜甫的这篇散文不仅记述了该客口人物春秋匕馆蔚为壮观的风貌,还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唐代馆舍建筑的蜀中艺术特色和风格的记载。也许有人认为,王潜爱讲排场,太奢侈了罢?杜甫写道:“(吏民)皆曰:我公之为人也,何以侈!子徒见宾馆之近夫厚,不知其私室之甚薄。器物未备,力取诸私室,人民不知赋敛。乃至于馆之醯醢缺,出于私厨;使之乘驷缺,办于私厩。君岂为亭长乎?是躬亲也。若馆宇之不修,而观台榭是好,宾至无所纳其车,我浩荡无所措手足,获高枕手?其谁不病吾人矣!”“美哉!是馆也咸,人不愠,民不怒,廨署之福也,府君之德也!”百姓口碑,是对这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的最好评价。杜甫身经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化,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而被尊为“诗圣”。他从不违心地为封建官吏唱赞歌。但当他了解到王潜在唐兴县重建客馆竟获如此好的政声,尽管王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七品芝麻小官,也情不自禁地破例著文为其歌功颂德。杜甫的文德,于此也可窥一斑。责任编校:秦彤严。笋密事而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郭沫若译为:“回想以前我曾受信用,禀受王命使时代光明。把先王竺业绩昭示众庶,使法度严密无疑可存。国家富强而纲纪缔定,政在贤者而天下太平。只需对机密事经常操心,虽有无心过失,不受处分。”),“国家强而法立”的时代,应在怀王六年至怀王十六年左右。这以后,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等贤臣,任用奸佞小人,楚国开始走下坡路。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春,秦、楚战于丹阳(在汉中),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斩杀,大将军屈勺、裨将军逢侯丑七十余人被虏,汉中郡沦陷。自此,楚国逐渐衰落。至于讲到公元前353年,这的确是个寅年,正月有庚寅日。而且从年龄上看,应该没有问题,但却与史实担抵牾。诚如曲德来所识,此年如果是屈原初次降神之年,“那么屈原就该在前此二十年左右出生……至顷襄王时,已成一八十余岁老人……而顷襄王竟然将之流放?……因此虽然元前353年是寅年,正月有庚寅日,屈原却不可能在这一年初次降神。”因此,屈原的生年定在前349年左右是合适的。《史记·届原列传》载:“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单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说明屈原被放逐是在顷襄王即位不久。郭沫若《屈原研究》说:“放逐卒该在襄王六年以后”。屈原是先被放流,后被放逐。放逐以后,已是“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楚”,健康严重恶化,情绪极度低落。屈原面对这种窘境,可能在1—3年或3—5年内沉江自尽,不自尽也会病饿而死。郭沫若说:“屈原的死是在襄王二十一年……他的被放自襄王七年至二十一年是应该有十五个年头的。”郭沫若还说:“屈原要算活了六十二岁。这个年纪似乎未免太长。”(《屈原研究》)我们认为,不是年纪太长,而是郭氏将屈原放逐的年头算长了。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49年,在顷襄王初期被放逐,不久沉江死去。若在顷襄王九年(前290年)死去,则屈原亨年有60岁。作者: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高级工程师责任编校:屈小强文史杂志年第3期

文章来源:《世界中医药》 网址: http://www.sjzyyzzs.cn/qikandaodu/2020/1022/718.html



上一篇:中医脾胃病名家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下一篇:中医药影视剧的叙事表达与文化传播研究

世界中医药投稿 | 世界中医药编辑部| 世界中医药版面费 | 世界中医药论文发表 | 世界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